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是由于脑萎缩等脑部疾病所致的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30岁以后就可以发病,50岁较多发,65岁以上发病率高,年龄每增加5岁,患病率增加1倍,有的有遗传方面的家族史,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快速增加,老年疾病如脑萎缩、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越来越引起医学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学者加强对脑萎缩、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以及影响老年人健康长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相关因素的研究,以期寻求针对脑萎缩、阿尔茨海默病等老年疾病防治的有效方法,延缓衰老、提高人类预期寿命。
有关发病因素和病理变化
(1)大脑皮质弥漫性萎缩,脑重量减轻,可造成学习和记忆缺陷,在认知方面出现障碍。
(2)大量神经元变性。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老年斑。脑组织的神经元突触密度减低,并在神经元外形成纤维缠结。
(3)大脑主要功能区不可逆损伤,功能丧失。如女性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的缺乏,大脑主要功能区变化明显,海马区代谢能力下降,与脑萎缩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
有关诊断
1.临床症状分析 包括神经及认知能力的检查。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和智能检测等。
3.影像学检查脑CT或MRI。
4.染色体检查 有家族史者应检查染色体。
脑萎缩、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特点
(1)脑萎缩常见于中老年人,大部分人在体检中偶然发现,平时无明显身体不适。
(2)阿尔茨海默病主要发生在脑内器质性损害的基础上,常有脑萎缩等改变。
(3)如果老年人出现记忆力减退,多忘事,精神较差,运动迟缓,经常感觉乏力,可有潮热、出汗等症状,可能是初期阿尔茨海默病。
(4)有遗传家族史者要及时、有效地控制初期病情,否则较有可能出现阿尔茨海默病。
(5)获得性认知功能障碍是持续性的,而非几天几周,通常持续半年以上。